螢火蟲的生活史

  「小小螢火蟲,飛到西、飛到東,這邊亮,那邊亮,好像許多小燈籠。」這是國內著名作曲家呂泉先生寫的「螢火蟲」;相信許多人在小時候可能都唱過或是哼過。然而,您可知道螢火蟲是什麼樣的昆蟲嗎?


  根據昆蟲專家的研究,螢火蟲在分類學上屬於鞘翅螢火蟲科 (Lampyridae);這一科的昆蟲,主要特徵是頭部幾乎全被前胸背板所覆蓋,具有翅鞘側片 (epipleura);前胸之前側板 (episterna) 內側無彎曲現象。而足的轉節短。除了少數白天活動的種類之外,大多數雌雄蟲都有發光器,發光器位腹部末端。

  螢火蟲的生活史經歷卵、幼蟲蛹及成蟲,屬於完全變態類昆蟲;卵產於水邊潮濕青苔或水草,甚至樹枝上;較大型種類卵徑約0.5毫米,呈乳白色,大多為橢圓形;不久,卵殼變硬而呈淡黃褐色。在晚春時,卵大約經兩週孵化,之後水棲性之種類會爬向水中,陸棲性種類則在潮濕地面上活動。幼蟲以螺類、蝸牛、蚯蚓或其他昆蟲為食物。一般而言,幼蟲通常會脫6次皮才化蛹;陸棲的種類則在棲地附近找鬆軟岩穴、土縫建造蛹室化蛹;水棲種類則爬向土質岸邊化蛹。

  成蟲通常在夜間或淩晨羽化;大多數種類雄蟲在腹末具有兩對發光器,而雌蟲則只有一對;除此,雄蟲後腳基節具有雌蟲所沒有的腿節板;因此兩性間從外觀上頗易區分。至於體型,一般為雄小雌大。
  

資料來源由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reflies1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